分析一下原因,个人主观因素居多。
第一,没有找准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处于迷茫期,不知道干什么好,没有高人指点,没有家人安排,没有亲朋好友可以借鉴,自己的优势在哪里,干什么可以快速出成绩?哪怕是职场干了十几年的老手,也可能会面临这个问题。
第二,暂时不缺粮。手里有粮,心里不慌,我还可以再休息一下,我还可以再偷懒一下。
第三,身边人的示范效应,大家都是这样的,我也就没有了前进的动力,环境对人的影响太大了,假如身边有人通过奋斗,有了成功的苗头,自己的心态可能会改变一些。
第四,从小就是在物质丰富的条件下成长起来的,没有吃过苦,可选择的工作大部分是需要吃苦的,都不是他们想要的,现在年轻人进厂上班的越来越少了,宁愿去做餐厅服装店打工,都不进厂,宁愿收入低一些,都不想被当做机器使用。
第五,理想的工作是什么?哪怕收入低一些,活不要太多,而且还要有假期,如果能是体制内,那就更好了。
客观因素也不容忽视。
第一,大环境下,就业机会少太多了,多少能带动灵活就业的中小老板破产了,赔钱了,投资不景气,消费不景气,工作岗位不会多,很多公司裁员都来不及,更何况提供工作机会?
第二,疫情风险的影响,出去工作就要面临被感染的风险,健康没有保证,每个人都不想体验被病痛折磨的痛苦,谁不是这样呢?
第三,没有承受生活的压力,当成了家,有了娃,看着嗷嗷待哺的孩子,听着爱人的唠叨,你对她的承诺呢?孩子的奶粉钱、尿片钱呢?这些都是逼着人努力,逼着人吃苦。
怎么改变现状呢?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