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每天都当成生活中的最后一天,会不会让生活过得更好?
最近发现自己经常浪费时间在玩手机、熬夜以及熬夜玩手机上。如果每天早上想这是我生命中的最后一天,我应该就会更少的去玩手机了吧,然后期待生活会变得更好。死亡和明天,哪个来得更早,谁知道呢?
所以想请教各位老师,这种思维是否能更好地舍去娱乐,更合理的安排时间,更高效地工作生活呢?谢谢!
4 个回答
按赞数排列
乔布斯在哈佛大学演讲时,也提到了类似话题,但我更喜欢他的角度,他说他会每天问自己:假如今天就是你生命里的最后一天,你最想做什么。
他每天在提问中,去感受内心那个最强烈的渴望是什么,他最想要什么,或者最想成为什么,以此不辜负这一直向前的人生旅程。
而我对把“每天当成生活中最后一天来过”的理解是:你会格外懂得“珍惜”你做的每一件事。
“把每一天都当做自己的最后一天来过”这十六个带有很明显的“自杀意味”的字,所组成的一句话却恰到好处的反应出了现代社会中我们最无可奈何的生活状态:身处于夹缝之中,每一天都用所有的精力与力气同生命中的“注定”做着看起来“惊天动地”的斗争,不想任何一条生命离自己远去,所以拼尽全力迈开最大的步子超第二天的黎明跨去。
所以如果你会把人生中的每一天,当成最后一天活,时刻提醒自己,还有很多自己想干的事没有干,还有很多想去看的风景没有看,还有很多身边的人,值得珍惜。平时那些被你忽略的细节,比如说喝一大口可乐、美美的睡一觉、和朋友k歌聚餐看电影,当某天发现连做这些小事都变得奢侈时,你应该就会有答案吧!
把每一天都当成“最后一天”是特别悲观的想法,你不可能每一天都用这种急迫的心态去生活下去。不如换一个角度——如果你生命的长度会接近无限,你会选择从事什么工作。
起码会节约时间,让每分每秒都过得很充实很具象。就像是生命进入倒计时的人,他的每一言每一行,每一个眼神扫过的地方,都会深刻和投入情感。
我们生活在商品的世界里,很多商品会给了我们体验感,所以喜欢,重复获取。把每天当成生命的最后一天,这种是没有体验的,俗话说“不曾体验,无法感知”,即使大部分的我们这样想了,身体的潜意识机能是启动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