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当今中国社会年轻人对婚姻大事感到恐惧?
因为大环境给的压力太大了。
让现在的年轻人觉得,没有房没有车没有存款不配结婚。又会害怕,结婚以后,养不起孩子怎么办,婆媳关系处理不好怎么办,一胎养不起家里又催二胎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
同时,我认为,这种压力除了是社会给予的外,还是家长给予的。
在我们爸妈生长的年代,和今天已经有了很大的不同,在他们年轻的时候,买房可能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孩子随性生长就好,所以,家长们会觉得:不就结个婚吗?赶紧的,我还等着抱孙子呢。
但是他们没有想过,现在的年轻人自己能活得不错已经很难了,又怎么敢轻易的承担一个家庭的责任呢。
因为结婚性价比实在是低。
从感情上来说,大部分人都很难确认,在往后长达五六十年的时间里,你们的爱情会不会变质。
金钱上更是要命,彩礼,房贷,车贷,养娃...如果不是大富大贵,基本意味着你往后的人生重心不再是自己,而是家庭。
为一个不确定收益的事,投入如此巨大的成本,是个人都得慌吧?
因为婚姻开始慢慢形成一种强势文化,这种强势文化有着它圈层内难以突破的生存规律,而很多人想要进入这个文化圈层就要去学习并获得同等圈层的生存规律
但就目前来看,年轻人想要快速拥有进入这个圈层文化的生存规律,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就会导致人类开始畏惧,迷茫,恐惧,感觉难以逾越!
那年轻人该怎么突破这种恐惧?那就是一步一步来,首先了解清楚这个圈层文化所需要的生产规律有哪些,然后逐一修炼,自然当你一项一项满足后就很顺其自然的进入了这个文化圈层。
所以说最后还是那句话:少瞎想(专一),爱学习(智慧),多搞钱(财富),勤锻炼(**强);因为这几样都TM是婚姻文化圈层必备的生存规律。
很早以前有一部小说叫做《围城》。作者把婚姻比作一座围城。围城者婚姻也。围城内外,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但是,这是几十年前的社会现象,就是年轻人都想结婚,进入围城,而一旦结了婚进了围城,人到中年,因为婚姻的不幸,很多人又想离婚,走出围城。
现在的社会呢?事情又发生了变化,最显著的现象就是不但离婚率高企,而且年轻人也不想结婚了。是的,这是怎么了?婚姻本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没有婚姻哪来家庭?没有家庭当然就更谈不上人类的繁衍与进步了。因此,从这点看,婚姻是每个人的责任。
但是,现在的年轻人似乎没有了这份责任,他们对于婚姻问题感到恐惧。有些人把这种情况完全归结到年轻人身上,认为这是年轻人没有社会责任感的表现。我认为这是大错特错,这是对年轻人最大的冤枉。
我们来看看当今社会的大环境。高消费、高物 价、天价结婚彩礼,等等等等,这哪是年轻人可以承受得起的呀?如果没有父母的支持,一个年轻人想结婚,他敢吗?不要说爱情变了味,也不要谴责女方父母的贪婪,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谁不是明哲保身呢?
需要鼓励的是,年轻的菇凉要勇敢地从当今的社会不良习俗中醒悟过来。难道没有彩礼这个年轻人就不值得你爱了吗?难道没有彩礼婚姻就不幸福了吗?难道结婚那一刻的面子比婚后60年的幸福生活更重要吗?婚姻是自主的,家庭是和自己喜爱的人一起组建的,要明白这一点。
更值得思考的是父母大人们。你们年年岁岁催着孩子们成家,口口声声喊着不懂年轻人为什么对婚姻这么重大的事情不上心,但是你们明不明白,恰恰正是你们,在孩子们的婚姻道路上设下了障碍,是你们那扭曲的面子让孩子承担不了婚姻的责任。
醒醒吧,责任不在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