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线特别火,请问如何讲好项目故事?
2 个回答
按赞数排列
老师你好
针对你的问题,我特意还录制了音频:《哇,好痛,才叫故事线》(估计在12月中下旬更新)。因为星空问答无法上传长音频,所以放在我的《夏不飞创意日报》教室,文字无法说透很多案例背后的视觉和洞察思维,具体用音频,聊更多实例,来解读我的故事线的实操理解。
先问题回答这个问题:
认知误区:产品故事=给产品讲故事(具体听创意日报音频《短故事痛利益》)
认知纠正:
1- 地产传播本质不是讲故事,是推进客户对产品的认知好感
而故事是有效促进好感的道具,但故事不是终点,所以,不要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曾更新过《大课002 如何三天三夜讲产品》,现存在夏不飞土豪教室,有兴趣可以扩展阅读:https://t.zsxq.com/mUvFE2J)
案例:产业园住区的田亮一家故事
重点不是田亮IP。但是很多人会焦点在田亮,误以为把田亮讲好就好了。
即所谓,焦点在故事
错,我们的故事宁愿损失田亮,也不能折损产品信息传达:
不是让他们一家的模特秀
而是
田亮司机COSPLAY,讲项目的园区0距交通体系
田亮妻女COSPLAY,讲园区的0恼全陪护托教系统
田亮COSPLAY园区工人,讲住区旁,园区里的0交通成本生活
……
七大产品零优体系。焦点在产品,田亮一家只是工具
整体故事线:《007生活》
2- 故事线≠仅仅娓娓道来讲故事
营销传播的本质,尤其是线上传播就是短时间的客户认知建立,或者好奇建立:三秒钟的灯箱,一眼看过的户外,半眼都不到的道旗,一眼瞄过的DM……传播没有机会娓娓道来,哈哈,我的24堂大课,一个半小时讲透地产的教室,本质上是违反传播道理的,传播不是讲课,快准狠是最好的标准。
即所谓好的故事线,是具有弹簧式性质的,即所谓弹簧故事线
红海竞争的学区房,我们的故事线是讲一个全家人的学区房
一句话观点线:学区房,孩子毕业了,一家人就不过日子了?
一句话故事线:先生的书房 太太的院子 宝贝的
全套故事线:无大路口的额步行式学区、“没爹没娘,全美式兄弟闺蜜”式街区、派对式的后院湖区、哈佛学院派的漫步住区……
媒体是分1234567的
有一句话媒体:灯箱、道旗
两句话媒体:户外、刷屏稿
……
N句话媒体:单页、抖音、销讲
这意味着,故事不是只娓娓道来,故事构建完,要反问自己,这个故事是不是具有1234567的弹簧能力:能不能在一句话媒体上,一句话说清;能不能在N句话媒体上娓娓道来;甚至在开盘悬疑期,能不能半句话引起全区域关注……
3- 产品故事,严格意义是消费者故事,不是项目故事,更不是甲方爸爸故事
什么我花了多少钱都只能算间接利益,花钱在哪儿,为您创造了什么价值,才算直接利益,才勉强算故事。类似这个土地曾发生过什么,其实连间接利益都不算。更遑论,类似很多人认为,产品故事,就是增加项目厚度,加强项目底蕴,类似照搬一个引经据典,完全是在浪费时间,没有认识到传播本质。
譬如,世茂做惯了豪宅,我们在做当时世茂铜雀台时
很容易做成一个故事线内容,即所谓:甲方爸爸的豪宅能力就是故事线的内容之一
或者直接套用勇敢
故事线误区:中国豪宅教父的苏州首个湖岸豪宅
我的故事线:世茂20年中国“江河湖海”豪宅版图的最后一块拼图:湖大宅。
客户利益1:不是盖在湖边的大宅,就是豪宅,只有掌控过20000万海里的海峡,12公里的江岸经验,才会知道如何将30000平米的湖景观私有化。也为后续故事线:30000 in 300 的户型故事做了铺垫
客户利益2:品牌差异化。一个游刃有余20年,驾轻就熟中国水岸线的开发商。岸线不同,大宅不同:澎湃有怒放海,奔腾有世茂滨江,宁静有铜雀台。为后续 3000年 in 300的景观故事做了铺垫。
所以,说到底
故事线,能适应不同媒体场景,戳痛客户
故事线,能明白不是用故事,而是用产品借故事戳痛客户
故事线,不是项目的故事线,而是戳痛消费者购买点的故事线
哎,文字不痛快,我录制了音频《哇,好痛,才叫故事线》深聊,更新在《夏不飞创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