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是时代,老渠道、老物料就没希望了吗?
1 个回答
按赞数排列
新媒体时代,老渠道、老物料就没希望了吗
针对你的问题,我特意还录制了音频:《活过来的地产包装袋》(上下两集,20分钟)。因为星空问答无法上传长音频和图片,所以放在我的《夏不飞创意日报》教室,文字无法说透很多案例背后的视觉和洞察思维,具体20分钟音频,聊了更多实例
先文字回答你问题,就用地产包装袋举例吧
地产包装袋,有一段时间很流行各种奇形怪状的材质之外,没有其他功效
成为了一个已经“死了的物料”的二次唤醒
项目包装袋,这个行业诞生就有
但是有,也就是为了有而有的玩意
存在二十多年,似乎到了,不知道何去何从的方向
近几年,我做个的项目
在思考,除了微信稿、户外、工地围挡、案场包装这些可能传统广告主要的四大阵地外
垂垂老矣的项目包袋,还能否成为一个有趣+有效的项目物料
其实,项目包袋的优劣势明显,但是其二次传播价值也是很大
1- 存留时间长
2- 曝光率高
3- 信息传播量大
其实最近,上海某网红面包店
将面包袋奢侈品化设计,大袋化
成为一个超长排队后的一个炫耀符号
也是面包文化,反面包,时尚化的一个探索性尝试(可惜星空问的无法附图,我在我的星球,上传了当时的图片,你一看你就明白了)
所以,做为地产传播开始最悠久的物料
其实完全可以可以突破传统包袋:装物+曝光两大功能外
汲取其他娱乐化时代的传播功能
我一直认为:销讲的最后一句话是包袋
销讲,是卖点的情绪化讲解
而作为销讲的可能最后一句话:这是您要的项目资料
能不能变成,更情绪化,最后再炫耀传播卖点的一次机会呢?
完全可以!
譬如当时我们的方案里,就曾经对多露台、对外空间的金地洋房项目
用包袋,成为案场说辞最后一次炫耀
同时,也是销讲的一次,货架化总结
当时产品的内部属性,我们总结为多院产品,即所谓
《庭院》 深浅褐石,石阶长廊,能荡秋千的院子
《阁楼》 挑檐下,灯影拱门,能收藏太太秘密的院子
《花台》 浅浅围墙,藤蔓迭景,能打理花圃的院子
《露台》 铁艺雕花,古老凸窗,能BBQ的院子
《天台》 纯褐山墙,山花坡顶,能种玻璃花房的院子
《飘窗》 白石雕琢,八角窗,能晒月光的院子
这种看起来有趣,说起来枯燥的东西
我们决定用有趣的选择题式,让客户感受
我们做成六个项目点包袋
在最后送客户走,给资料时
加一句:我们把项目六种室外式空间做成了包袋
您看您,要哪个
(可惜星空问的无法附图和长音频,我在我的星球,录制了音频,上传了当时的图片,你一看你就明白了)
消费者一看,六种院的包袋,都不错。甚至看花了眼
背后逻辑
一下子送你六样东西,你未必在乎
但让你六选一,送你,你一定会认真选择
而考虑的过程,就是“消费者自己复习卖点”
甚至有客户问,对了
你说的阁楼,刚刚我没有看到,你再给我讲讲……
甚至有人:能六个都要吗
销售员开玩笑:要6个包袋干啥,买一套,6个院子都是你的
销讲,是我要塞给他的东西
你给我讲讲,是他要主动你解释的东西
我想,这两者之间。
贩卖的效果,孰优孰劣,聪明人都懂
最好的销讲
不是销售讲,是买房人自己“想要你讲”
而这个六选一的包袋
就是一种买房人自我要你讲的方式
我们不是为了刻意做六个包袋
通过这个最后环节的,让消费者离开我们,进入别人售楼处前
还被深深定了一颗钉子“同样的总价,不一样的房子”
包袋,不止装物+曝光
嵌入销讲动线里
成为卖货人的情绪化道具
我想,这个物料再古老,也不会被淘汰
因为传统递包送客的那些话,这一对比
你觉得,才是古老而迂腐,低效而愚蠢吗?
您好,这是您要的资料
资料您拿好,我送你到门口
您再考虑一下,有需要随时找我
……
当然,我要说的,不止是多做包袋多炫耀
这是一个互动化,客户融入化的传播时代
案场互动、H5互动、产品互动……
那留个题目,包袋互动,尤其互动中融入产品卖点的多元沟通
你来做,咋做,哈哈 ,我在我的 星球,用我实操的案例和音频回答你(《夏不飞创意日吧报》-搜音频:《活过来的地产包装袋》下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