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在佛学里如何解释。
1 个回答
按赞数排列
这句话我理解得也不够深入,所以只能很表面,很浅的说下我的观点。
这句出自老子《道德经》中“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理解:
1,一切事物都遵循“道”,道”是天地万物之根本。
2,道的规律是循环往复运动的,物极必反。
3,道作用于万物的表现是柔、弱、自然的。
4,而万物之中,人作为“道”之产物,人要顺道而行,法天效地,天人合一,清静无为,柔弱中和,顺道从而获得大道。
佛家的观点:
1,佛教认为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空”。即都受因果律支配的,是不由自主的、瞬息万变的聚合体,是无常的。
2,无情众生遵循“成住坏空”,有情众生遵循“生老病死”。
可以看出这两点和“反者道之动”相同点在于都认为世界是运动变化的,且都有循环往复这个过程。
3,佛教认为人之所以烦恼,就是因为认识不到“空性”,导致我执和贪嗔痴,盲目追求。人应该破除我执,顺应“空性”规律。
这一点和“弱者道之用”佛家和道家都强调一个人要想拥有智慧,就要顺应世界规律,修养自己的心灵,不执着于名利,让心处于清净、澄明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