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行业,如何摆脱35+岁的焦虑?
4 个回答
按赞数排列
这我还真有点发言权——因为我已经超过 35 岁了。
我当下的心态是:
1. 焦虑有用吗?如果有用,我就使劲焦虑——通过焦虑来解决问题。如果没有,我就解决问题,而不做没用的事。
2. 所谓 35+ 焦虑,其实一定程度上是有人认为 35+ 就没有创造力了。那是不是人过 35 就无力创新了?显然不是,那让自己保持创造力,似乎就行?
3. 另一种说法是超过 35 拖家带口无法拼搏。表面上有点道理,那就想办法让自己效率高起来,做更少的事,创造更高的价值——我现在其实就有点这意思。其实做少了,更有机会做好。
我是一个即将步入 35+ 岁的互联网员工。从两个维度来说说自己的一个看法,分别是心态、现状。
1. 心态
我接触过最年轻的同事就是 00 后的,到目前 2021 年,他们才 21 岁,所以身边大部分人越来越年轻,要接受这个现实。
你会发现你上司的上司,基本上年龄都是大自己好几岁,这个就很正常。新来的、刚毕业的年龄也相对的小一点,这个是常态。
再来看看那些对年龄没有焦虑,活的很好的前辈们,都是会先把这个问题看的长远一些,自己要消化掉。
2. 现状
大家都在谈 35+ 岁之后的互联网员工去哪里了。
偶尔我们会看到互联网员工离职后,摆地摊、买水果、甚至还有做了不是同行业的工作。
其实从我自己的一个观察,上面这种只是少部分,大部分互联网员工还是符合正常的职业发展路线,年长的基本上做管理路线,或者研发投入到更高层,技术架构等这一块,继续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还有一部分,选择去做培训相关的职业或者老师,其实也是和互联网相关,也没有离开互联网领域。
所以互联网 35+ 岁之后,从个人的观察来看,大部分还是在原来的岗位,只有少部分会选择其他行业和赛道。
顺便再讲一个,之前在外企工作过,我当时年龄 28 岁,在公司就是算年轻的那一拨了。公司同事平均年龄,自己估算一个,大概在 38岁左右。
中国相对欧美等发达国家,互联网发展也比较晚,所以第一波的年龄也差不多在 35+ 岁。我相信,不管是那个行业,大部分还是会继续在原有的岗位,继续贡献自己的专业知识。
总之,年龄是随时间增长,这是一个事实,同时也要接受这个现实。
我们要做的就是做好未来的规划,包括自己想要成为什么,要活成什么样子,要为之付出什么样的努力。从而打消这个顾虑和焦虑。
想都是问题,干才能消除焦虑,借耗子叔的一句话:35 岁之前靠技术(专业技能)赚钱,35 — 40 岁靠认知赚钱,40 岁以上靠资源、人脉赚钱,与君共勉!
35岁前离开互联网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