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面前演讲,真有不紧张的人吗?而对于大部分的我们到底在紧张什么?
在众人面前演讲,其实不管是新手还是有经验的老手,都是会紧张的,只不过程度不一样。
有以下方面的原因对紧张程度有影响:第一,是否在意本次演讲,如果不在乎,自然不紧张。只要是觉得重要的演讲,会担心自身表现以及如何被评价。第二,自己对情境的把控度。如果你是公司老板,给公司人员培训,你紧张吗?这种对情境把控度越高,越不紧张。反之,如果你是员工,这次演讲的对象都是领导,那么紧张程度可想而知。第三,对演讲内容准备充分程度。准备越充分,就越有信心,自然没那么紧张。
三个因素当中,自己可以充分把握的只有充分的准备。
我从幼儿园开始公众演讲,主持过很多班会,长大后带过各种成长类的工作坊和课程,二十多来在各种场合面对各种受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青年论坛、中年精英女性私董会、从各行各业有机构成的我自己的受众等等。
不可能100%不紧张,但往往很快紧张感会随着进入心流而消失,变成高度兴奋专注临在的状态。在心流状态下,“我”消失了,对自我形象的担忧也没有任何空间存在,我所有的注意力都在我讲的内容上,在当下的展开里,在受众身上,没有任何注意力内陷去审查我自己讲得是不是够好,或者看起来够不够完美。
紧张源于注意力内陷,向内审查自己,而没有清晰有力地向外聚焦在内容和受众上,只有足够多的注意力在受众身上,你才能精确连结到他们的状态需求和反馈,在人与人的层面真正发生连结与共鸣。作为受众,我们肯定也希望演讲者注意力向外,而不是看着自己的脚尖嗡嗡嗡。
注意力方向可以刻意训练。就像你可以选择眼睛看鼻子还是看窗外,每当你觉察到自己注意力内陷了,就把它拉出来,去向外看见别人,哪怕是在内心默默告诉自己“这个人穿着红色的衣服,绿色的裤子,脑袋往左边倾斜了一点点,皱了皱眉头”,都是在训练注意力向外。
不是注意力向外就比向内好,比如当你做内在觉察和疗愈时,注意力需要向内。但以服务他人、交付价值为目的,对外呈现内容时,注意力就得向外,效果才能好。
别人是否紧张,我不知道,但 重要场合我是会紧张的 。
是的,「重要场合」,我觉得特别重要的演讲,会紧张,核心还是怕讲不好吧 。
解法,
1、把要将的内容,准备的足够熟练,脱口而出的那种 。
2、平常心,把它当成一场普通的演讲 。
end
供参考
工作内容是销售,不但要演讲,还要在很多人面前演讲、在很多老板面前演讲。
紧张是正常的,是可以需要克服的。
紧张的原因有二:
一,对于演讲的内容不够熟悉
二,太把自己当回事
如何解:
一,演讲前返复练习,刻意练习,把演讲内容变成自己的知识储备,要到什么程度呢?就是不管中间如何带偏你,你能拉回到主线就行
二,脸皮厚点就行啦,即使错了,就大大方方地自嘲一下,有时幽默也是一种力量,时间久了,没准会变成你的风格,比如:“李姐万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