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人面对法律纠纷,应该做哪些心理建设?
1 个回答
按赞数排列
感谢提问,可以喊我球球律师。
遇到纠纷事件,普通人通常会经历三个心理阶段。
好害怕、不知所措。
好压抑、心力交瘁。
好心疼、白花花银子就没了。
实际上,即便经过法律常识与知识的科普或学习,该经历的三个阶段还会经历,但心中有常识,会从细微处影响每一个节点的处理方式,从而改变纠纷解决的整体进程。
譬如,你是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时,如作为相对弱势劳务提供方,你可能无法改变格式文本及框架内容,但能识别出公司是否靠谱、合同文本是否规范,做到心里有底、提前预判。如果公司提出的人力需求与常识相背离,你会直接脱坑,不会有人财损失的可能性。这就避免进入好害怕阶段。
譬如,你是投资者、买了某平台的理财产品后又遭遇跑路,心慌着急、但木已成舟,此时做风控预判已无意义,必须进入心力交瘁环节。此时,你通过法律知识指引,跨过拉横幅、散步维权等沉没成本阶段,直接进入复盘失败教训、正视风险与收益、了解投资术业阶段。
譬如,你与债务人是多年上下铺的室友,欠你钱不还好气好急,已经逾期一年多。此时,必须忍受钱可能肉包子打狗的风险,怎样追回来?积累必要的法律知识,在你与ta的日常交往中,可以埋下伏笔。ta有房有车有理财有存款吗?ta工作如何薪资几何有股权吗?来,拿起小算盘算算,需要花多少代价追回债务。
希望能帮到你,祝福你喜乐安康。
欢迎点赞,评论,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