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每天坚持看书两小时,能否真的提升自己?
这个问题,太适合我回答了,因为我就是靠,每天读 1 小时书,成功转行的人。
大家好,我是鱼堂主,一位职业读书人。
目前也是帅张读书会的合伙人,我最早是传统行业的人,感受到行业的下滑,就开始主动求变,但我又没有什么特长,该怎么办?
这个时候有句话影响到我,当你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时候,就去读书和健身,肯定不会错。
于是我就开始读书,开始也是读不进去,看不懂,记不住,害怕自己努力了看不到结果,就想找个地方记录一下学习收获。
就开始写公众号,每天下班,就是读书 1 小时,然后把看到的内容,写成文章,就这样坚持日更了 1000 天。
去年,我转行成功,成功一个职业读书人,今年出版了人生第一本新书《智识升级》,一切的结果,都源自,最初每天读书 1 小时,写作 1 小时的积累。
后来,慢慢读的书越来越多,我明白了,我们的学习注定是碎片化的,职场人不可能脱产读书,只能是自己挤时间学习,这个是没办法的。
这里有几个好的建议:
1,开始读就好,先养成读书习惯,每天固定 1 小时,坚持下去。
2,碎片化时间学习没问题,但是要学习系统化的知识,比如,我花 2 个月看完了《社会心理学》虽然是碎片化读完的,但是知识本身是有体系的。
3,在环境里,主动制造学习氛围,有同学担心,通勤路上听书,是不是学不到东西,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的生活场景里,开始有读书学习这件事了。
4,学习唯一管用的方法,就是长期且持续的学习,因为学习本质就是积累知识,长期坚持大于短期努力。
最后,希望更多的人看到,我这么一个案例,改变自己,现在开始行动积累起来,加油!
世上有三样东西是别人抢不走的:吃进胃里的食物,藏在心中的梦想,读进大脑的书。清代萧抡谓有诗《读书有所见作》: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一月不读书,耳目失精爽。意思是一天不读书,心情就不美丽,一个月不读书,整个人精神状态都会变差。换言之,读书可以陶冶性情,增添文采,增长才干,帮助我们在独处时获得快乐找到心灵的寄托,丰富我们与人交谈时的辞藻文采,提升我们为人处世、明辨是非的能力。
一个人读书,提升自我气质。一群人读书,提升地域文化。建议可以阅读一下《习惯的力量》作者:【美】查尔斯·杜希格
作者在书中总结了哈佛、麻省理工这些大学的研究成果,也包括宝洁、联合利华这些著名企业的商业案例。他发现,习惯的力量无处不在,个人、组织和社会都拥有各自的习惯。善用习惯的力量不仅能够影响我们自己的人生,也能帮助一个公司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是,想要利用好习惯的力量完全是有规律可循的。
如海明威所说:优于别人,并不高贵,真正的高贵是优于过去的自己。在书中收获向前一步的勇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不断思考,转变思维,人生将拥有更多可能,你也将“优于过去的自己”。
每天坚持看书两小时,当然会提升自己。但问题是,你真的做得到吗?
当然,如果做不到也很正常,我相信99.9%的人都做不到。我甚至觉得,你心里面也隐隐地知道,这件事是很难做到的,所以想拿出这个问题来问一下其他人,想让别人给你打打气,帮你坚定一下决心和意志,对不对?
其实不用那么难。且不说两小时,哪怕你每天拿出五分钟来看书,都会有所进步的,而做到这五分钟实在要比两小时也容易得多,也可行得多。
如果我们在改变自我之前预设一个艰难的前提条件,那么就相当于给自己设置了一个高不可攀的台阶,是自己把自己给阻挡了。
因而我建议一个更可行的方式,咱们把前提条件去掉。你只需要随手带一本书,一本吸引你的书,想看的时候就看一下,也不一定要求自己看多少时间。让自己渐渐地熟悉、习惯乃至喜欢上看书。
学习并不一定是一个负重登山的过程,也可以是坐着一个竹筏在清澈的溪水上漂流。在书的世界里,充满着未知,而你是一个探险者,你在不可知的冒险中会预见一个又一个惊喜,仅此而已。
所以,放下压力,去享受这个过程。祝你成功。
我是采铜,心理学人,《精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