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多浪费一年复读,会不会输给同龄人?
又是一年高考结束,给即将迎来大学生活的你们四个小建议
1、“最美的永远是过程”,永远向前看
马上要进入大学时代了,这是你们人生中最后一段有老师有同学的自由时光了,好好珍惜。因为这是最后一段,你们可以沉浸在周围的环境里,沉浸在当下,而不是期待环境来契合自己的喜好和欲望的美好时光。
最美的永远是过程,就像经历过高考很多后的我们现在去回望,真正值得回忆,每当想起都能让我们感到幸福的,是那种「在路上」的感觉。
很想回到当初高考的那年,告诉考完以后每天等着录取通知书的自己,你今后的大学时光,每个日子都是闪闪发亮,有无限可能的日子。
就算未来遇到各种困难,一定告诉自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儿,即使是看起来再天大的事儿,乐观点,永远向前看。
2、认识到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也是在毕业后才真正了解,对于大学的选择来说有类似“城市>学校>专业”的这样一些很重要的参考原则,人是环境的产物,对于城市的选择,往往比学校、专业的选择对于一个高考生未来的影响要大得多。
就像有句话说“成年人最大的努力,是努力换圈子”,对于一个成年人的进步和学习,选择跟什么人在一起,选择什么样的圈子,长远来看,真的很重要。因为能改变人的从来就不是知识,是环境。环境是什么?是信息交换和协作网络。
但更重要是我们要意识到,不努力,也没得选,选择确实能改变人生的走向。但这些转机大部分都来源于过往的积累,是我们自己的努力创造出来的机遇, 人生就是在选择和努力中螺旋上升。
我的微博收藏着一段话:多年以后再想想高考,其实本质上没有考得好考得差这样的说法,而是所有的年轻人在一起,做一份试题,然后决定去哪座城市,今后和谁相知,和谁相爱,和谁能够走一辈子,和谁一起旅行,和谁一起品悟人生。
3、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实践中锻炼自己最重要的能力
大学是一个锻炼自己社交能力和社会经验的试炼场。早一点找到自己的兴趣,早一点去做一些挑战自己的事情,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不管是参加学校的社团服务,还是多多参与社会实践,甚至是练摊都行,都是很好的锻炼自己的机会,追求一件事物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感意义,不是实现它的那一刻,而是可以为之奋斗,享受每天都很有盼头的那种感觉。
不管做什么实践,其中需要最着重锻炼的,就是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这年头,个人最有用的能力是表达能力,就是嘴上功夫,因为现在媒体发达能把该能力的价值放大10000倍,古代表达能力强的人就不一定有好境遇。
而沟通能力,不仅仅是表达,更是换位思考和共情能力,面对矛盾冲突时的沟通能力,会帮助提升你和身边的额构建良好的关系模式,让你变成一个受欢迎,别人愿意帮助的人。
4、从大学开始成为一名终生学习者
学习的重要性是永恒的,没有前置条件的。等你毕业你就会发现,你在社交关系中所处的位置,就是由你的价值体现的。而提升你的价值的捷径就是学习。
知识和科技飞速发展,经济结构不断转型,知识的更替也更加迅速。很多人发现,仅仅依靠一门技能度过一生已经变得越来越难,只有不断学习,不断更新技能,才能不被时代抛下。
人要进步,就要开放,因为开放才能吸收外部的智慧和经验。 但人怎么才能开放呢?从接受自己的平庸开始。 大学不是学习的终点,而是终身学习的起点!
明确目标, 要明确自己的核心技能是什么,这项技能可以是你从事的工作,可以是你最擅长的事情,也可以是你最感兴趣的领域。选择它们作为切入点,然后花费时间精力去提升它们。
多观察,保持好奇心,上课是学习,下课也是学习。最重要的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拘一格地锻炼你的思维,在生活中也要多留意一些身边的事物,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并凭自己的能力去思考去解决它,多问几个为什么,世事洞明皆学问。
不管是复读还是上二本,你需要的是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 如果是为了不同档次的大学,不同的层次的人,不同的圈子,那就努力复习一年,明年再考。因为的确你处在什么样的圈子和氛围里,对自己的影响是很大的,会让你有不同的想法,造成不同的眼界和格局。而且这些人,这些圈子,是会影响你一生的。如果能好好利用,绝对是对你的人生有很大帮助的。
- 如果你是为了一个很好的学历,学实实在在的东西。那么二本,三本,甚至专科,后来能考上研究生的,也是大有人在的。学习是实实在在的,而且完全是靠自己的。如果你想学,在哪里都能学,在哪里都能学成才。
如果你只是怕复读会耽误一年,那就有点多虑了。人生会有很多被耽误的时间,包括被自己耽误的,和被环境耽误的。
所以,想清楚心里的目标。
现在越来越卷了,一年比一年竞争激烈,复读之后分数虽然有所提升,但是排名可不一定。
而且有的工作还是限制年龄的,就算是学术上,某个年龄段之前做不到某些成绩,基本上就没希望了。
其实现在一本二本区别没多少,也就有的会有保研名额,也不多,即使是一本以上的,大多人还得卷考研,除非你就专门想做学术再去纠结复读吧,现在名校生都不好找工作了。
实际上,进去就知道,有时候某些学校不管名声多好,都有一些阴暗的地方,比如关系户,比如某些操作保研转专业等等。
如果你决定大学持续努力,那么不用管一本二本,是个本科学校就行了,反正还有机会考研提升学历,如果是混子,在什么样的学校都会垫底……进了大学就知道了,管他氛围多好,不想努力的真的就可以完全摆烂,只要能混到毕业就行。
而且有的高中生就陷在高考定终身这个误区无法自拔了,这种心态不可取,高考只是一场考试,后续还有很多考试可以改变自己,竞争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