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做事没有动力,拖延?怎么改变?
1.身体能量不足,心火阳性的能量不足,行动力差,执行力差。提升心的能量
2.没有目标和方向,给自己找到定位目标。
3.做自己喜欢的事,有成就感的事
4 个回答
按赞数排列
拖延的人,很多时候都是对自我要求过高,产生了挫败感,导致在以后的行动中无力面对,逃避解决,这是一组心理矛盾,一方面要求太高,一方面缺乏解决方案,所以大脑停在那里失去了活力。
改变的方法就是把目标定低一些,多去思考方法而不是困难。
举个例子,你定了一个健身目标,每天早上6:00起床,跑步1000米。但是执行了两三天,你坚持不下去了,一想到每天起那么早,跑那么远,心理就开始发怵了,其实你可以把目标定为每天跑1米,只要跑出1米,就可以,这样你的压力就小很多,实际的过程很可能会比目标好很多,这样心理压力自然减少,成就感也会增加,进入良性循环。
都不是。
是你没有到事情完成后的好处或损害,或者你没有能力鉴别好处和损害。
比如,你完成此事,或者努努力,就能完成,马上给你一个亿,你说,你有没有干劲?
比如,让你多学习,指广义的学习,凡是能提升你的能力、思维、认识、人脉、资源的事,
了解社会规律,你会不去做?
因为你不知道了解社会规律对你有什么好处,所以,肯定不会去做。
那么这个事就会变成被动的,
改变就是,找到这个事成功了的好处,或不做,会带来什么损失?
你自然就会决定做或不做了。
▋ 破解拖延症
都说拖延症无解药,尝试了各种方法还是要拖延,我们来看下这种情况:
你有没有见过,身边开车的人,因为拖延症,把油开到一滴都没有了,最后把车推到加油站去加油。
仔细回忆一下,有没有?反正我身边没有。
为什么大家在加油这件事情没有拖延症?
因为他们无法承担,拖延后带来的最坏后果。
你现在可以停下来思考一下了,哪些类型的事情你会拖延,哪些事情你不会拖延。
是不是当你对一件事情,拖延后的最坏结果无法承担时,你一定不会拖延。
只有你对拖延后,最坏结果能承担时,你才会拖延,甚至直接放弃不做。
我们再看一个场景:
在星球日更 365 篇,我虽然没参与,我敢猜测,最后 90% 的人都会每天拖延,甚至放弃掉。
为什么?
我们分析一下,如果今晚看抖音,躺平了,拖着不想写了,最后甚至放弃了,有人找你追责吗?最严重的后果是什么?好像没什么损失,得不得来年的门票,好像对你诱惑力没有那么大。
因为你能承担拖延的后果,所以你会拖延,你对这件事情的优先级会自然会排到很低低。
对我们职场人有什么启发?
当我们给身边同事布置任务的时候,怎么才能让别人对你的事情上心,不拖延,就可以应用上这套逻辑了。
比如,你希望下面的人,给你写个高质量的年终总结,你再汇总,向上汇报。
你如果用行政命令下去,别人做这件事情,很可能会拖延,最后无法承担这个后果,会敷衍地写上来。
但是,你能站在对方的角度,给他分析,你写这份年终总结,会给他带来多大的自我提升,在公司会产生多大的影响力,巴拉巴拉……
他会激发损失厌恶情绪,为了不想失去,这么美好的结果,而一直放在心上。
你说,这不是画饼吗?
不是的,在这样的场景下,你是在帮他梳理对他的好处,最好的结果,它如果不去用心做,会痛失这些难得的机会,这里所谓的「画饼」是褒义词,是职场很重要的沟通技巧。
当然了,如果有些事情,你尝试了各种办法,还是要拖延,从而开始变得不自信,我觉得完全没必要。
你尝试了改变,还是这样,只能说明这件事和你关联性、对你的重要程度本身不大,比如日更 365 天,乐观地放弃反而是好事。
把极少的精力资源真正用在,对你关联性更高,更重要,能看到回报的事情上。
拖延往往是由于缺乏动力、目标不明确、恐惧等因素导致的。可以试试以下方法:
1.设定清晰的目标:将目标具体化、可操作化、可衡量化,并将其写下来,以便可以随时查看和调整。
2.制定计划:将目标拆分成更小的部分,制定可行的计划,逐步实现目标。
3.找到激励因素:找到自己的激励因素,例如获得奖励、避免惩罚、感到成就等,以此激励自己去实现目标。
4.克服恐惧:分析并克服拖延的恐惧,例如失败、被拒绝、不完美等。理解并接受这些恐惧,以及找到克服它们的方法。
5.建立习惯:养成好习惯,例如每天固定时间做某件事情,形成习惯后就更容易坚持下去。
6.寻求支持:与他人分享自己的目标和计划,并寻求他们的支持和鼓励。
7.使用时间管理技巧:例如番茄工作法、时间盒子等,帮助自己更好地管理时间和提高效率。
总之,改变拖延习惯需要付出努力和时间,但只要坚持下去,便可以逐渐养成好的习惯,并提高自己的动力和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