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找工作到底该不该在意薪资?
听说过“破窗效应”吗?
它指的是,如果有人打破了某栋建筑的窗户,而这扇窗户又没有及时得到维修,那别人就会由于这种“示范性的纵容”,去打破更多的窗户。
毕业找工作也是一样,既然你都不在意薪资,那福利是不是也可以不给了?如果福利可以不给,那加班是不是也无所谓了?
到后来,你除了给人做牛做马,在这份工作里又收获了什么?
也别说啥“成长”,根本没人会用心栽培一个牛马的,你能学到东西那是你自己的本事,跟公司无关,换个环境你只会成长的更快。
更别说问题描述里hr说的话,更坐实了他们就是想要白嫖工具人的了。
综上,虽然找工作确实要多方面综合考虑,但薪资,一定是不能绕过去的重要因素。
恰好我周一才分享了一本书,这是美国作家、前奥美互动全球首席执行官布赖恩·费瑟斯通豪的《远见》。
这本书里对我的最大的启发就是,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很长,不是5年,也不是10年,而是45年(我国法定退休时间为60岁)。这个职业生涯的长度我以前从未意识到过,所以在遭遇一些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会把当前的困难无限放大。比如你现在纠结的就是要不要在意薪资这样的小事。
布莱恩把职业生涯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长度为15年,第一阶段:加添燃料,强势开局;第二阶段:聚焦长板,达到高点;第三阶段:优化长尾,持续发挥影响力。而每一个阶段,都为了下一个阶段准备。
比如你当下刚毕业,才踏入职场,你就是处于职业生涯的第一阶段。这个阶段什么东西对你最重要?那就是燃料,也就是工作经验、学习方法、人际关系,甚至你需要去尝试不同的岗位去探索你真正喜欢的职业和擅长的方向。而薪资,我觉得只是其次,因为相比一份对你职业成长有巨大帮助的工作将会无比重要,这将会对你的工作方式、思维和未来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
我自己是一个创业者,我也招聘过不少应届生。说实话,在我决定是否招聘应届生的时候,就综合评估过利弊,对于一个0经验的应届生,一个企业要付出的成本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我有见过培养了半年的应届生次年回来就辞职的,还有的学好了就以公司小离职的。
总之,我认为,在当下市场大环境不好的情况下,能够愿意招聘应届生的企业是值得尊敬的,其次,从长远的职业生涯去思考,我觉得一定要在第一个阶段聚焦于个人能力的提升,薪资的重要性可以放低一点。
其实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学生思维”,工作就是为了生存赚钱,薪资肯定是排在第一位的。
而应届生第一份工作的薪资决定了下一次跳槽的底线,第一份工资越高,后面才更加有底气和信心和下一份工作谈判。
月亮和六便士的选择,大都只在小说里,如果六便士够多,月亮不那么圆,也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