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悲观?
6 个回答
按赞数排列
悲观是一种敏感人格的常见表现,说明人作为一个生物物种,正变得越来越思维缜密细腻敏感和敏锐,敏感是聪明的表现,但敏感也意味着脆弱。这也和社会贫富差距加大,竞争力加大的社会原罪有关。
在我看来,任何时代都有积极的年轻人,也有悲观的年轻人。
我看到身边的年轻人常常感慨:这些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家伙,真厉害!忍不住为他们点赞。
我的职业毛病可能会把这个问题转移到:问问题的人,为什么在多元化的现状里,看到的是“悲观”的一面?答案可能是:提问题的人,可能是需要做悲观者人群的一些工作或者研究,所以需要做一些分析。也可能是提问题的人,提问的时候本身是不是存在一些内在的悲观,根据关注什么,就会更多看到什么的原理,我们就更多看到悲观人群。
如果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当代年轻人“更容易”悲观的话,答案是:现代社会跟以往相比,竞争压力更大,社会各个层面上更新迭代的速度太快。就业更难,嫁娶养育更不容易。不能激流勇进者,处在落后的状态里,势必产生悲观情绪。看不到希望,更容易悲观。
其实不是年轻人越来越悲观了,而是不管年轻人还是老年人,中年人也都越来越悲观了。
压力大
看不见前景,
目标不知道在哪里
看到了更多的社会黑暗面
与其努力,不如躺平;
世界疫情经济不符合预期增长下的焦虑,一直被呵护成长起来的新一代不适用竞争环境的焦虑,独立的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