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假期快到了,有什么值得推荐的书?
一年一度的春节小长假,除了走亲访友,也不知道做点啥,春节的气氛也没以前小时候那么浓了,想着趁着这个长假读点书,解解闷,推掉一些不太适合的聚会。
26 个回答
春节让人又爱又恨,每次带书回去,如果总是要串亲戚,要认真思考的书,总是看不完。今年带了和我的专业有关的书,里面都是咨询案例,目前进度不错。
2021年,喜欢看传记和一些杂书,分享给大家
⭕️ 《腾讯传》
✅ 推荐理由:
一切的解题思路都在历史当中,因为历史总是机缘巧合的循环上演。腾讯传给我带来的冲击不少,一个低调不张扬的团队,如何从0到1。
✅ 阅读体验:
这本书就是让我天天读到4点睡不着的书,说几个感触比较深的点,
我接触互联网是比较晚的,那时候,QQ还是霸主地位,QQ空间、QQ秀、QQ游、QQ音乐已经完善的比较好了,也是3Q大战的亲历者,彩虹外挂,51等产品的亲历者。
也就是说,我天然的使用着他们的产品,一点难度都没有。就如同我们出生就知道,出行要用飞机、火车、汽车等。但并不知晓,这些东西被创造出来前,那是怎样的时代。
甚至,直到我看到这本书,才知道为什么腾讯会出这么多公仔,才知道微信成为霸主之前,有那么多霸主级的产品做了铺垫。
原来QQ里的群功能、QQ秀、QQ会员系列等产品,是如何踩在了节点上,成为了腾讯没有破产或飞升的关键性作品,
后来者的阅读,总觉得成功发生的自然,合理。而开拓者们,连改动一个按钮,都是扭转盈亏的关键。
一切的偶然,似乎更像一种必然。当我看到历史时,才知道自己或许也应该像一个企业一样,寻找到自己的“增长路径。”
另一个最大的收获是,马化腾很少公开演讲,这本书让我更了解了他在不同的时代在想什么,做了什么,如何在混乱的决策信息下,又狠又准的抢占市场和反击,
而且,我发现从QQ到微信时代,腾讯的某样气质和核心,似乎一直没变,比如它的“阿凡达”模式,再比如在虚拟货币的探索上,曾经是不可想象的。
这种想象不亚于我们回看古代人时的了如指掌,古代人对我们的不可想象。
我反思,自己似乎没有类似“阿凡达”,这种可以复制到不同阶段的增长模式。就好像轮胎可以安在不同的交通工具上,只是技术略有不同。
找到这个轮胎,太重要了。
一切疑问的答案,都在历史的精华中,现在是过去的某种重复,看传记总会有这种感觉。
⭕️ 《我曾走在崩溃的边缘》
✅ 推荐理由:凡是家族企业,好朋友合伙创业,性格不强势的人都可以读读这本书,是俞敏洪的心路历程,看完还是很印象深刻的。
✅ 阅读体验:
这本传记是在《腾讯传》之前看的,读起来体验差异非常大。
首先,这本书是俞敏洪的自述,除了对新东方的发展的描述,还有很多文字,记录的是他每个阶段的心情,
而《腾讯传》,是以第三方的视角叙述的,从书名也看得出,这本书更偏向于讲腾讯的产品进阶史,对个人主义没有浓重墨彩的描绘。
但这本书仍然带给我启发,马化腾的创业开端,更像是优秀的青年才俊技术流们,为了理想和产品,不断进阶的历史,
俞敏洪而像一个优秀的青年才俊,如何谋生,整合资源,从家族式企业到现代化管理式企业的变迁,就像我们如果创业,一开始大概率也是找同学,虽然腾讯和新东方,早期都是找同学加入,但团队气质似乎格外不同。
这本书里,多次提到俞敏洪、王强、徐小平三个人之间的矛盾,每个人都心力交瘁,直到最后做出各自的选择,还是能感觉到一丝艰辛和遗憾,
我看到腾讯传里写到,“曾李青退休后,还送了幅《五马图》给初创时的每个人,表达着他们过去共同浴血奋战的情谊,
后来,他自己创办了德迅投资,办公室还留着QQ企鹅的公仔,
而且,据书里说,凡是腾讯出来单独创业的人,他都愿意花点时间听计划,如果能投资,也会投资一点。“
看到这里时,不知道为什么,心里挺感动的。都说不要和朋友合伙,但有这样的局面,总觉得挺厉害的。
但,我听过的很多创业合伙故事,多是「新东方」这种情况,矛盾丛生。美好和痛苦并存。值得一看,
另外,俞敏洪个人在企业的不同阶段,对竞争对手的态度,和腾讯这种互联网的竞争是非常不同的,尽管二者都陷入过类似“抄袭”、“盗版”之类的版权之争,但结果格外不同,
教育类的创业,和国家的政策息息相关,俞敏洪的自述里,一部分运气来源于这个,多次变革也和政策转变有了转机
而腾讯的创业,运气似乎更多来自风投方面,政策的相关性似乎没那么大,更多的是和美国先行者及国内同行的技术、市场份额及腾讯本身的定位有关的。
总之,都很值得品味,
⭕️ 《及格家宣言》
✅ 推荐理由:
对待内卷的智慧,初读时,觉得滑稽,再读,觉得很智慧。“让一事无成的你,也能心安理得快乐生活的指南”
✅ 阅读体验:
既然站直也没有别人高,不如试着快乐地躺平,放过自己也放过别人。
平庸: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做正确的努力。然后一点也不多干。
如果你有通过成为人生赢家来让人羡慕的想法,趁早放弃,因为这样损人不利己。让我们大家共同携手,少努力一点。然后,我们也许都能睡个好觉。
⭕️ 《关键对话》
✅ 推荐理由:
每年回家,都要应对非常多问询、对话,索性看了这本书来学习学习。
✅ 阅读体验:
这本书给我的体验,更倾向于「以共同目标为主,构建安全感场景」的对话。
记忆最深的是,作者花了一点篇幅,写了一对夫妻,从一方拒绝沟通到沟通无果,再到暂时停止对话,更改沟通方式,重新打开局面的场景。
以前,我只觉得好的对话,是让对方舒服。但作者用了一个更为贴切的词——“安全感”。
当我们想要通过沟通达到自己的目的时,要先为对方创造「有安全感」的表达环境,并且找到我们我们能达成共识的目标。
这样才能,既让对方说出心里的真实想法,也不委屈自己。
而很多人的对话之所以失败,或许就是没找到那个“共赢”的对话基础。要么过分强调自己要什么,要么一味迁就对方。
我思考了一下,换位思考的成功程度,取决于两方面:
⭕️ 一方面是意愿,也就是“双方都愿意换位思考”的意愿,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 一方面是能力,这里才涉及了沟通、谈判等技巧。